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1、需要襄陽市戶籍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的兒童。
2、監護人房產在襄陽市轄區內的兒童。
3、流動人口具備以下條件的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可以按實際居住地“相對就近”的原則到流動人口指定學校就讀。
4、已在襄陽市取得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了居住證一年以上,從《流動人口信息登記憑證》中能夠查閱居住信息。
5、在襄陽市務工就業一年以上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且父母至少一人與所在工作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且有社保繳費記錄或經商并取得工商營業執照。
6、在襄陽市購買成套住房或有固定的住所且簽訂一年以上住房租賃協議;
2019年湖北襄陽小學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及報名時間工作通知各縣(市、區)教育(教體、社會事務)局、市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
根據《湖北省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實施辦法(暫行)》(鄂教基〔2014〕12號)、《省教育廳關于做好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的通知》(鄂教基〔2016〕8號)精神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結合我市實際,現對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下簡稱學校)新生(秋季一年級和七年級學生)免試就近入學工作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的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認真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范圍(片區)的完善調整工作
1、6月中下旬,各地要組織學校開展教育資源狀況調查摸底,按每班學生小學45人、初中50人的標準測算學校秋季新生招生容量(測算結果填報樣式可參考附件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容量調查表》(市直學校分別報送市、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各一份)。
2、6月下旬前,各地要組織力量摸清轄區小學畢業生和秋季實際入學適齡兒童數量、分布狀況、實際戶籍和居住狀況,保證每個適齡兒童少年都能按時入學。原則上,凡秋季開學時年滿6周歲(截止時間為當年8月31日)的兒童必須入學,對未足6周歲的兒童可安排其在下一學年度入學??h級教育行政部門可根據各地學位富余情況和學生心理年齡狀況對未足齡兒童入學作出統一規范要求與統籌安排。各地要以縣(市、區)為單位統一安排學校摸排與咨詢時間,組織學校做好政策答復和學生身份核定等工作。
3、2016年7月上旬,各地要按照“保持穩定、適度調整”原則,統籌做好屬地內各校招生服務片區(區域)調整工作。要不斷完善學校劃片形式,在教育資源相對均衡的地方,原則上通過單校劃片的方式,落實就近入學要求。在目前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比較突出的地區和老城區暫時難以實行單校劃片的,可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穩妥采取多校劃片。實行多校劃片的,應通過隨機派位方式分配熱點學校招生名額。派位未能進入熱點學校的學生,仍應就近安排至其他學校入學。各地在完善調整學校服務片區時,無論采取哪種形式,要保證為每所學校都劃定有招生服務片區(區域),要保證每一位適齡兒童少年都有一所就近入學學校,保證行政轄區內每一區域都至少對應有一所就近入學學校。各地劃片招生入學方案(主要內容包括學校劃片方案和招生入學工作安排)要報本級政府(管委會)審定后實施。原則上,各地在7月下旬前在地方公共媒體上向社會公告學校劃片招生工作方案,其中,襄陽市中心城區中的襄城區、樊城區(含魚梁州)、高新區、經開區還要在7月20日前將本地招生學校劃片方案和招生入學工作安排面向社會公布的具體時間、媒體具體名稱、工作部門、咨詢電話等報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由市教育局在襄陽教育信息網上公布,方便城區家長與學生查詢。
各地要根據《襄陽市居住證管理暫行辦法》、《襄陽市申報居住登記和申領居住證的流動人口適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實施細則》,完善外來人口隨遷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指定學校及入學辦法,并納入年度招生入學方案一起同步公布實施。
4、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招生容量和入學需求核定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計劃。7月下旬前,各地要將核定的學校招生計劃下達到屬地的每所學校,指導學校根據計劃組織招生入學工作。學校招生計劃由片內生計劃和擇校生計劃組成,原則上,擇校生計劃按不超過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10%確定。學校完成片內生招生任務后的招生計劃用于招收的外來人口隨遷適齡兒童少年納入片內生統計范圍。
二、有序組織義務教育學校開展招生入學工作
原則上,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入學工作從7月下旬前開始,在8月31日前完成。從起,停止使用湖北省小升初招生管理平臺,我省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統一在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中進行。各地要按照規定的時間節點安排相關工作環節,有序組織招生,保證學生秋季正常入學。
1、公布招生信息。進入暑期后,各地要啟動招生工作,正式招生工作開始前,要向社會公布屬地內學校招生計劃、招生范圍、招生程序、入學辦法、咨詢方式、監督舉報渠道、信訪接待地等重要信息。
2、組織民辦學校開展招生工作。民辦學校要制定招生簡章,明確招生時間、招生計劃、招生范圍和招生方式等事項,并在規定時間內將簡章報所屬教育主管部門核定和備案。各地要及時核定民辦學校招生簡章,指導民辦學校嚴格按報備的簡章進行招生,并于8月25日前完成當年招生工作。
3、組織公辦學校做好擇校生招生工作。公辦小學、初中招收擇校生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學校一律不得采取考試、變相考試進行選擇性招生,不得將各類考級、獲獎證書與學生入學直接掛鉤。嚴禁公辦學校跨縣(市、區)招收擇校生。公辦小學、初中招收擇校生時段(同步進行或分別安排)及具體辦法由各地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各地要積極引導人民群眾就近入學不擇校,要通過提高學校均衡程度、完善招生、管理等政策,引導學生及家長自愿到片區內學校就讀。湖北省教育廳1月印發的《湖北省中小學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暫行)》已取消借讀。學校擅自接收的借讀生由學校負責處理由此導致的學業管理等問題。凡學校以借讀生名義擅自招收的擇校生將不予辦理學籍異動,不享有本校正常招生學生相關待遇。各地和各校要積極宣傳政策,尊重家長選擇權利,招生結束后,各學校要在開學后一周內將《學校一年級或七年級擇校學生名冊》(樣式可參考附件三)整理出來留存,并報所屬教育局的基礎教育科備案。
4、做好相關證明材料的核準工作。招生期間,各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核準回戶籍、居住地就讀學生的申請材料和隨遷子女居住證(或公安部門受理在辦居住證回執)等證明材料。要切實簡化優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學校要按照“一人一籍、籍隨人走”原則,在學生實際到校報到后,使用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做好隨遷子女的學籍轉接和管理工作。
5、做好通知入學工作。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實行免試和通知入學制度,8月31日前,各地要將入學通知書(或以校為單位公布錄取名單等其他形式的通知方式)發放到就近入學學生手中,保證學生9月1日憑入學通知書到學校報到,具體通知形式和辦法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但同一行政區內的學校(包括市直學校)必須統一要求。對在民辦學校就讀和公辦學校擇校就讀的學生,由錄取學校負責將入學要求通知到學生監護人。
6、做好新生分班工作。9月1日前,各校要將新招學生分配進班。各地各??煞e極試行新生入學“電腦隨機分班”等陽光分班辦法。學校陽光分班辦法在操作前要向社會公開,分班結果要在校內公示。
7、完成新生注冊工作。開學后,各地要組織義務教育學校完成新生報到注冊工作。從2016年秋季學期開始,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七年級新生在國網上使用模塊導入注冊,各地要做好小學一年級新生和小升初新生信息采集和注冊工作,在9月30日前完成小學新生學籍注冊及學籍檔案建立工作;在8月15日至10月31日間完成小升初招生入學和學籍注冊工作。
8、及時處理有關遺留問題。對9月1日未到校的適齡兒童、少年,各地要逐一清查,及時為返校對象注冊學籍。各地、校都要高度重視適齡留守兒童少年入學核查工作,要進行認真調查和登記,建立包括每個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家庭詳細地址、聯系電話、家長務工單位地址及其法定監護人詳細信息的檔案,并做好防輟控流與關愛工作。對學生和學校反映通知入學對象的生校對應安排不準確的,各地要及時受理,經核查屬實的,要及時改派其入學通知書;對新學期開學前后到我市的外來人口隨遷子女,要按照“兩為主”政策及時安排學生入學。
三、強化責任確保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順利實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校要切實加強對義務教育學校新生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領導,要建立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工作制度,及時組建工作專班,明確工作責任,制定詳實方案,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規劃小學入學、小升初辦法,形成招生入學工作體系,統籌部署實施,確保招生入學工作有序進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認真貫徹執行《省教育廳關于度全省教育系統接受履職盡責督促檢查工作實施方案》(鄂教辦〔2016〕2號)文件要求,把義務教育招生入學作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轉變作風、依法行政、服務民生的重要內容,制定工作方案,認真查找問題,扎實整改。
2、強化管理責任。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學校新生免試就近入學工作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指導下,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要明確區域內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責任分工,抓好落實,確保招生入學各環節有序銜接。各縣(市、區)教育部門要安排組織好轄區內每所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入學工作。各義務教育學校無論學校屬性,都要遵循國家規定的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屬地管理原則,自覺接受屬地縣(區)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積極配合屬地教育部門按時完成招生容量調查、生源分布狀況調查、招生計劃編報、入學通知書發放、新生注冊等工作。
各地要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要求,認真梳理針對特定人群的優惠招生政策,取消不必要的特殊政策。為確保適齡人口義務教育權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現階段,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繼續強化統籌責任,對政策性特殊群體(如無戶籍的適齡人口、華僑子女回國就讀、外來少數民族子女、政府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子女、中心城區政府“兩改兩遷”征遷戶子女等),根據國家、省、市相關政策,由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入學,入學后享有片內生同等待遇。
3、做好政策引導。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必須不斷提高政策的社會知曉度。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開始前,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通過多種形式,主動向社會公開本區域內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具體政策和流程安排,每所小學和初中劃片范圍、招生計劃、程序時間、辦學條件。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期間,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主動公布招生結果等相關信息。各地要與新聞宣傳部門和有關單位通力合作,在招生入學關鍵環節和關鍵時間,廣泛持續宣傳招生入學政策,為群眾解疑釋惑。
4、嚴格過程監管。要爭取當地政府重視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做好招生的宣傳解釋、信訪接待、矛盾化解等工作。要通過設立招生接待辦公室、舉報電話、郵箱等平臺,暢通社會反應問題的渠道。針對突出問題,要及時掌握情況,制定應急預案,快速穩妥處置突發事件。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義務教育學校要明確具體聯系人和聯系電話,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市直學校要于6月20日前將負責招生的具體部門、聯系人、聯系電話報送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
5、嚴查違規招生。任何學校(含民辦學校)招生都必須遵循免試入學的原則,嚴禁組織學科知識和能力方面的招生考試,嚴禁委托或變相委托第三方組織學科知識和能力方面的招生考試,嚴禁將奧賽成績或其他學科競賽成績作為招生錄取依據。民辦學校招生提倡通過考察學生成長檔案袋、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隨機排位等方式進行。對于超計劃招生、超范圍招生、組織或變相組織招生考試、招生亂收費等違規招生行為,一經查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依法依規給予責任人黨紀政紀處分、給予學校扣減招生計劃、開展辦學整頓等處罰
2020年教育局新政策小學在片區有房沒戶怎么辦里入學?需要根據申請人提供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的身份、戶籍、房產等相關有效證件進行辦理入學。
以襄陽市為例,公辦學校招收新生,先由學生及其家長在規定的時間內登錄“襄陽市義務教育招生平臺”,如實填寫申請信息。平臺根據申請信息進行錄取,錄取依據主要看“兩證”,即戶籍證和房產證。公辦學校中非流動人口指定學校先錄取,規定時間內額滿后流動人口指定學校開始招生,招生過程中都需依托平臺按批次依次進行,符合國家規定的優待對象,要按照相關政策規定執行。
每一所公辦學校錄取時,平臺根據申請人提供的身份、戶籍、房產等相關有效證件,運用大數據比對技術(公安部門數據比對戶口簿、身份證、居住證等,房管部門數據比對有無房產和房產權證的真偽,衛健部門數據比對出生年齡和法定監護人信息,工商部門數據比對營業資質,人社部門數據比對社保繳納及務工信息等),按照批次先后順序,依次自動錄取,額滿為止。
擴展資料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入學的相關要求規定:
1、主城區人口分布和學校布局具有不均勻性、街區形狀具有不規則性,“就近入學”并不意味著按直線距離最近入學。普遍采用以路為界相對就近劃片入學,而不是以學校為中心畫圓劃片入學。
2、如果適齡兒童、少年監護人在2019年8月31日前,已經在樊城轄區連續參加社保半年以上,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未能正常繳費,不影響孩子入學資格審核。
參考資料來源:襄陽市人民政府-2020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新生劃片招生入學方案出臺
小學入學條件新規是什么2022?2022年上小學政策如下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
1、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將不再限于8月31日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而是如果該家庭在學校有學位,可以適當放寬入學年齡,但是必須截至入學當年12月31日之前年滿6周歲。
2、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3、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和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幫助解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困難,采取措施防止適齡兒童、少年輟學。
北京2022上小學的條件
京籍適齡兒童入學條件,京籍適齡兒童主要是依據戶口或者房產申請入學。京籍無房在非戶籍區租房上學家庭要滿足在非戶籍區工作、居住滿足3年,并且在租賃平臺進行備案,并提供租房相關的證件材料。
非京籍適齡兒童入學條件,非京籍適齡兒童想在北京上學,需要提供四證,通過四證審核,才能申請入學,四證是全家戶口本、在京實際居住證明、在京務工就業證明、北京市居住證。
按照京籍對待入學,按照京籍對待的適齡兒童包括,原下鄉青年子女,臺胞子女,博士后研究人員子女,現役軍人子女,華僑子女,父或母有本市戶籍子女,父或母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證,非京籍持有以上材料,可以按照京籍適齡兒童對待。
2021小學入學新規定有哪些?1、小學入學舊政策由原來入學年齡須在8月31號前滿6周歲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才可以報名。改成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兒童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將不再限于8月31日,而是如果該家庭在學校有學位,可以適當放寬小學入學年齡,但是必須截至小學入學當年12月31日之前年滿6周歲。
2、放寬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了小學的入學年齡,讓很多下半年出生的孩子的家長松了一口氣。對雙職工的家庭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不需要因為晚出生幾天,就不得不再上一年的幼兒園,減輕了父母的接送和看管壓力。避免家長為了讓孩子生在9月份前而特意早做剖腹產,讓孩子可以足月出生。
3、先認字后學拼音。而最新“部編版”的小學一年級的課本,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從第一篇開始就識字課本,讓孩子反復讀,達到識字的效果。
4、要求加強口語交際。與舊教材相比,小學一年級的課本特別關注學生實際交往中遇到的問題,所以,交流能力強的孩子學起來會比較有優勢。最主要的目標體現為這幾點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說普通話;能將聽到的故事講述下來;交談有禮貌。
5、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小學新教材最大的變化就是傳統文化篇目的增加,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
6、小學識字量新版教材減少100個。新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一年級的識字量新版教材比舊版教材減少了100個,由原來的400個減到300個。
2022年小學入學最新規定【法律分析】
2022年上小學政策如下1、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將不再限于8月31日,而是如果該家庭在學校有學位,可以適當放寬入學年齡,但是必須截至入學當年12月31日之前年滿6周歲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
2、凡年滿六周歲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襄陽市高新區小學入學政策 ;
3、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和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幫助解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困難,采取措施防止適齡兒童、少年輟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十二條 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h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予以保障。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相應的實施特殊教育的學校(班),對視力殘疾、聽力語言殘疾和智力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特殊教育學校(班)應當具備適應殘疾兒童、少年學習、康復、生活特點的場所和設施。普通學校應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并為其學習、康復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