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中央對下崗工人提前退休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的政策有:
國有企業和縣以上集體所有制企業(含其改制后的企業)職工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從事國家規定的特殊工種并符合從事特殊工種規定年限條件的,原始檔案記載清楚,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的,經市(州)級以上人社行政部門審批,從辦理退休手續的次月起領取基本養老金。
下崗職工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指在原企業已沒有工作崗位,沒有與原企業解除勞動關系,有就業要求,尚未就業的人員。第二類是被迫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俗稱:買斷工齡)轉為靈活就業的人員。
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4、因工致殘,經醫院證明(工人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國家對下崗職工的優惠政策是什么?企業聘用下崗人員有哪些優惠政策企業招聘下崗人員可享受國家稅務部門和財政部門給予的優惠。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委相繼制定出臺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了下崗失業人員享受再就業扶持的優惠政策。比如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2]208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補充通知》(財稅[2003]133號)等。這些政策規定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對新辦的服務型企業,當年招用下崗職工達到職工總數30%的,并且與這些職工簽訂三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三年內可免征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 企業在利用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優惠政策時,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辦。比如,招聘的下崗失業人員要具有《再就業優惠證》、企業要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核查并取得相應的《認定證明》,然后向縣級以上稅務機關申請減免稅,等等。
下崗職工社保和退休有什么新政策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們國家針對下崗失業人員是特別重視和關注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的。2018年12月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我國針對穩就業、促就業又出招式。激勵參與技術培訓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提高職業核心能力就業困難人員可依據本人從事意向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自主選擇培訓學校和技術工種專業技能進行培訓,由人社部門依照技術工種的補助標準補助本人。推行本人先交費參加培訓后補助。激勵參與職位技能提升培訓就業困難人員到用人公司學生就業后,可運用工余時長,依據個人意愿,
自主選擇培訓學校和技術工種專業技能進行培訓,得到崗位技能資格證書的,由人社部門依照技術工種的補助標準補助本人。眾所周知下崗工人的日常生活較為艱難,下崗再就業都是有困難的,因此在交納社保層面,是多少覺得十分沮喪。因為自己生活困難,完全沒錢來交納社保。說起有哪些相關政策,也是個人先交納社保,隨后我國再返利一部分錢給參保人,但前提條件就是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你得先交了個人社保,假如交不了都是無法返的。那也是大家平常常說的4050社保補貼政策。
此項現行政策目的是為了針對于就業困難的4050技術人員,在交納社保之后返利2/3百分比的社保費用,那樣本人也就只要承擔當初的1/3。一般來說,本人最多享受政策為36月,也就是三年。本人做到最多的補助月數后或者是辦理退休時,沒法在領到的,因此本人應當系在標準合乎前提下立即領到社保補貼,由于社保補貼也并非每一年都是會申請辦理的,這要根據本地勞動局的資金狀況來定。針對下崗工人的離休來講,或是實行以前就現行政策,并沒對于的下崗工人能夠提前退休政策或者少繳或者不交社保費的政策出臺,因此我們或是放平心態,
實際上個人認為我國也并不會頒布相關政策,由于下崗工人提前退休政策或者少繳或不交社?;ㄙM,那樣將是對我國資金的一個巨大磨練。下崗工人的社會保險和離休臨時也沒有最新政策??墒怯幸恍┈F行政策很有可能大伙兒還不了解。有關下崗工人,如果是能夠領取失業金得話,能夠享有代交社保社會醫療保險的工資待遇、失業保險金工資待遇、領取失業金期內過世的安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工資待遇。2017年我國在征詢修定失業保險條例意見稿中強調會為失業人員代交社保養老保險金,但是2018年好像并沒有修定的推進方案。如果真的可以完成真的是對失業人員的一個大利好。
全國兩會關于下崗職工提案,兩會下崗職工相關政策2018年全國兩會關于下崗職工提案,兩會下崗職工相關政策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1月17日6號公告相關規定,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正式辦理提前退休手續的個人,按照統一標準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員支付一次性補貼,不屬于免稅的離退休工資收入,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
2018年全國兩會提案匯總
2018兩會 政府工作報告 (全文) 2018兩會 教育改革 2018兩會 房產稅 兩會2018 醫療改革就醫 2018兩會 中國要干這60件大事 2018兩會 房價趨勢 兩會2018 事業單位改革 2018兩會 養老金上調漲工資 個稅改革 2018兩會 教師工資
下崗職工是現階段全國最大、最突出的困難群體,比照此項規定,在提前退休政策上,作為特殊困難群,應給予特殊優待,以解決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他們不能自立的溫飽狀況。
下面就如何解決大齡下崗職工現實問題,提出以下意見:
主要從三個方面解決:一是有條件的發放生活費,二是達到提前退休年限自行選擇退休,三是達到提前或正常退休年齡個人勉繳養老金。
提前退休分為“提前準退休”與“正常提前退休”兩個退休段:
▲男、年滿50歲,工齡30年以上的,為“提前準退休”年齡段;
▲男、年滿55歲,工齡15年以上的,為“正常提前退休”年齡段;
▲女、工齡30年以上,全日制畢業包分配的大學本科生工齡26年、???7年、研究生25年以上的,為“提前準退休”年齡段;
一、有條件的發放基本生活費。
下崗職工(男、女)工齡達到30年以上,全日制畢業包分配的大學本科生工齡26年以上、專科27年、研究生25年以上的,每月領取600元左右的基本生活費,達到“提前準退休”年齡段后,本人可以自行選擇退休,或選擇不退休;
若本人選擇提前退休的,停止發放基本生活費,按其退休工資發放。
若本人愿意拿基本生活費的,直到正式退休,基本生活費自行停止。
二、自行選擇提前退休。
1、關于男性提前退休。
(1)、男性選擇“提前準退休”年齡段退休的,既年齡50歲-54歲之間,退休工資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提前退休之規定按月納稅,年齡達到55歲后,退休工資不再納稅。
(2)、男性按“正常提前退休”年齡段退休的,即55歲以上退休的,退休工資不再納稅。
(3)、男性選擇60歲正常退休的?;旧钯M一直發放到正常退休為止。
2、關于女性提前退休。
(1)、女性選擇“提前準退休”年齡段退休的,退休工資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提前退休之規定按月納稅,年齡達到50周歲,退休工資不再納稅。
(2)、女性退休50歲,工齡15年以上法定退休政策不變。
3、未達到提前退休年齡,患有癌癥及其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他絕癥,或者因致殘失去完全行為能力的,工齡達到15年以上應準許退休。
三、退休時個人勉繳養老金,即養老金由國家和地方財政承擔。
四、“下崗職工提前退休”政策上應特殊優待。
一是下崗職工買斷工齡補償少,10年來給國家和社會承擔了必要的義務;
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提前退休,沒有經過下崗途徑,直接提前退休,并且提前退休補償亦高于下崗職工,因此,對下崗職工有條件的發放生活費和提前退休,并相應縮短工資納稅義務,也是一種特殊時期的補償和優待。
二是男性60歲退休,是國家50年代退休制度,是正常上班到齡退休制度的歷史規定,而對于現階段無任何資金來源的下崗職工來說,自行選擇提前彈性退休,也是對過去退休制度缺陷的彌補。
三是發放生活費和自行選擇提前彈性退休,可以有效的解決下崗職工不同實際困難的各個層面。
下崗職工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國家養老保險相關政策的規定,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繳費滿十五年以上的,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靈活就業參保人員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女職工55歲。其中原為國有或集體企業正式職工的女職工,其退休年齡可根據本人自愿,選擇50歲或55歲退休。
國家現行相關政策規定,40、50下崗失業人員符合條件者可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具體業務辦理機構為市勞動就業局。
新政策還規定只要還沒有達到退休年齡的,就可以購買養老保險,一次性補繳一部分錢,以后按年繳費至退休,繳滿15年,以后就可以享受退休金。
下崗職工享受養老保險的新政策如下:
(一)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三)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失業人員
失業人員在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后,原用人單位將其檔案等轉到失業人員戶籍所在的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時封存養老保險手冊,中止養老保險關系。不需要在另行辦理中斷繳費手續。失業人員因種種原因未再就業的,在失業期間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時,向本人戶籍所在地的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提出申請,由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負責按規定相當地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報辦理退休手續,經批準后,由區、縣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發放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再就業人員
失業人員事業之前和再就業后交納的養老保險費合并計算,其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失業期間間斷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予以保留,其儲存額連續計算利息,并與再就業后的個人賬戶合并紀錄,個人賬戶號碼始終不變。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的,應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辦理轉移檔案關系手續,重新啟封養老保險手冊,并在新的用人單位辦理登記和申報繳費手續,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
自己從商人員
職工自謀職業或非正規就業的,可以把檔案關系和養老保險關系存入本市具有代辦養老保險職能的職業介紹機構,在該職業介紹機構辦理委托存檔手續后,可以重新恢復養老保險關系,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
值得注意的是,間斷繳納養老保險費,將直接影響退休后的養老金水平。計發基礎養老金,以退休時上一年全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合歷次間斷繳費前的全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進行平均化處理,取出算術平均值。樣就使計發基礎養老金的基數降低,相對計發的基礎養老金也將減少,因此最好不要間斷繳納養老保險。
關于下崗職工養老保險問題:
1、關于窮困問題:對于賦閑的解除勞動關系職工基本生活保障,按照社會救助有關政策規定,家庭人均收益低于每月160元的家庭,可以申請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改制企業職工符合低保前提的,可以向戶口所在地的社區或者村委會申請。對于解除勞動關系職工中的低保人員,憑有關證件可向市社保局申請暫時封存養老保險關系。
2、關于無力交繳養老保險金問題:國度、省有關文件對社保費交繳和封檔停繳等養老保險政策都有明確規定,應按政策規定執行??紤]近年來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增長較快,2009繳費年度,個別工商戶和靈活參加工作人員仍可按不低于去年度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90%申報繳費基數。對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除國度政策規定可以封存養老保險關系外,其它人員仍應接續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費。辦理了賦閑證的人員,在原領取賦閑布施金時期未封存養老保險關系的,可申請順延封存時間。但辦理封存手續時,應繳清封存前所欠的社保費、利錢,所欠社保費的滯納金,由社保部分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根據具體情況予以適當考慮。此后要是國度對改制企業出臺了新的養老保險政策,按照新政策執行。
據了解,一些地方上世紀90年代下崗的職工,現已四五十歲,年齡偏大,就業能力差,多數都找不到固定工作,每月的打工收入只有幾百元錢,而每年的養老保險要交數千元,生活十分困難。這些人都企盼著能早日領取養老金,但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還不到領取養老保險金的年齡。處在一種十分窘迫的境地。如果家里有病人,日子過得更加困頓、艱難。這些人對國家是有過貢獻的,工作了二三十年,用一兩萬元錢就買斷了工齡,實在有欠公允。
建議各地對下崗職工困難家庭進行調查登記,區分情況,適當減免他們的養老保險繳費額。該減的減、該免的免。有的地方已經開始這樣做了,但減免力度不夠,未能有效解決下崗職工困難家庭的實際困難。如果低于當地最低生活標準的,應一律免交,以體現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我們社會的人文關懷。缺額部分由地方財政補齊。地方財政確有困難的,可由中央財政按比例共同負擔。這部分人,人數有限,財政負擔不會很重。1998年至2006年,全國有2400萬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享受了基本生活保障,其中實現再就業的有2000萬人。況且,我國的財政收入連年大幅增長,應該不會成為問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會得到廣泛擁護的。
注意事項
一、對于最重要的保險責任,即養老金給付,給付年限要盡量拉長。特別是下崗工人以后的生活保障不夠穩定,這點尤為重要。
二、現金流的分配要合理。養老保險的收益主要在于其長期投資帶來的復利效應。如果過早地大量領取保險金,會導致真到養老所需的時候賬戶積累反而會顯出不足。三、繳費靈活。在投保前應當結合自身的收入水平和財務規劃選擇合適的繳費期。
四、保費豁免。對于下崗工人這類經濟保障不足的人群,保費豁免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這個功能,可以確保自己無論發生什么情況都能正常領到養老金。
五、保證資金的購買力。在選擇產品養老保險時,如果經濟不是特別緊張的話最好選擇有分紅的產品,可以確保一個長期、穩定的給付,并且通過分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年輕時攢下的養老金還具備當年的購買力。
如何查詢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核心內容之一,是近年來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成果的具體體現。
如果所在地區的社保局開通了網絡查詢,可以登錄所在地區的勞動保障服務網,鍵入身份證號或者輸入社??ㄌ柤安樵兠艽a就可以查詢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你所繳的養老金,以上海為例必須到當地勞動保障服務機構申請辦事密碼,才可看到詳細信息,否則只能看到是否繳納的情況,但是公積金可以在網上直接查詢到詳細信息,但必須先注冊。
有些地區的這類網站并不太可靠或者還在建設中,可能一時查不到,最有效的方法是到社保機構和公積金管理機構直接查詢。主要的是看養老和公積金余額,醫保的話,如果是銀行卡的話,在定點醫療機構或定點藥點,刷下卡,就可以知道賬戶上的金額。
部分單位具有專門的主管保險的部門,可直接向所在單位的主管保險的部門查詢。
除此之外,可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另外,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內如果設有社會保險觸摸屏查詢系統,刷卡或根據屏幕提示輸入卡號或身份證號進行查詢 ;
下崗職工退休當年補繳8個月養老保險,退休工資增加多少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根據人社部統計數據,截止2020年末,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我國領取職工養老金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的人數為1.3億人,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的人數為1.6億人,合計大約有三億人。人到老年,養老金成為大多數退休人員唯一的收入來源,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并適時調整對退休人員來說,關系著老年生活質量,好在國家一直十分重視養老金的收支和管理。今年七月份,各地職工養老金調整已經發放到賬,時間即將進入九月份,退休人員又有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了新的期待。下面,我們收集整理大量信息后分析發現,從9月起,部分退休人員將至少補發8個月養老金差額,看看你能受益嗎?
?
第一,2022年養老金計發基數公布前辦理退休的人,養老金將迎來重新核算補發。
2014年10月,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并軌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實現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了統一,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構成,計發基數是計算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所必須的一個重要數據,具體的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所在地區養老金計發基數(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過渡性養老金=養老金計發基數x社保平均繳費指數x賬戶前工齡(視同繳費年限)x過渡性養老金計發系數。
由于養老金計發基數各地標準不同,和經濟發展、工資和物價水平呈正相關,所以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計發基數越高,越有利于退休人員領取到更高的養老金,同時,隨著經濟發展、工資和物價水平上漲,計發基數也會隨之上調,所以通常越晚退休,領到的養老金也越多。不過,計發基數公布的時間和計算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時間相比有所延后,每年最新的計發基數一般需要等到年中或年末才能公布,所以,為了保證計發基數公布前退休的人養老金能夠正常發放,各地往往是采用前一年的計發基數計算臨時發放標準,等到計發基數公布后,再進行重新核算補發。重新核算補發的對象主要是涉及今年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祝你生活愉快人社部對下崗職工最新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