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1、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按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確定,因此2021年工傷保險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876680元(全國統一),相比去年增加了29500元。2、喪葬補助金。按6個月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確定,由于每個地區的職工工資標準不同,因此不同地區喪葬補助金標準也不一樣,例如深圳地區的標準為10646元 ×6=63876元。3、供養親屬撫恤金。按職工工資相應比例給付,具體標準為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配偶每月40%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其他親屬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兒每月40%。注意供養親屬撫恤金之和不能高于死亡職工生前工資。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
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2021年最新工傷死亡賠償標準職工因工死亡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配偶每月40%,其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工傷死亡一次性賠償20年,受害人是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死亡賠償金賠償的對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齡太小,賠償20年就完了,年齡大一點的就是年齡每增加一歲就減少一年。
工傷死亡賠償標準工傷死亡應當賠償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為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配偶每月40%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其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二)住院伙食補助費;(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九)勞動能力鑒定費。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第四十一條 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用人單位不償還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追償。
工亡賠償標準2022最新工傷賠償標準成都2022年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1、喪葬補助金按照當地上年度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的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計算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賠償六個月;
2、賠償給死者親屬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的撫恤金按照死者職工工資比照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的一定比例賠付。死者配偶按照職工工資的百分之四十進行賠付,其他近親屬按照百分之三十進行賠付;
3、賠償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按照上一年全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進行賠付。
4、對于其他支出的醫療費、護理費、停薪留職期間的工資,都可以按照實際治療的支出以及時間來計算確定。
一、工傷死亡認定標準: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
2、因工傷事故或職業病中毒直接導致死亡;
3、工傷或職業病停工留薪期間死亡;
4、工傷舊傷復發或職業病舊病復發死亡;
5、因工致殘被鑒定為1到4級享受傷殘補助金期間死亡。
二、工傷死亡認定材料如下:
1、職工傷亡事故報告表;
2、工傷認定申請表1份;
3、事故人和單位簽訂的有效書面勞動合同;
4、事故人的身份證或暫住證;
5、首次就醫病歷及診斷書等有關材料;
6、物證、書證、證人證言、照片等有關證據。
總之,工傷死亡賠償,喪葬補助金按照當地上年度的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計算,賠償六個月;賠償給死者親屬的撫恤金按照死者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賠付。死者配偶按照職工工資的百分之四十進行賠付,其他近親屬按照百分之三十進行賠付;賠償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按照上一年全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進行賠付。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