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暴雨業主家中漏水,物業是否要承擔責任?
房屋漏水是居民小區較為普遍發生的現象之一。因房屋漏水造成業主財產損失和損害,到底應該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
由于房屋漏水的情形不同,因此定責也不盡相同。
海淀區某物業公司自2000年接管海淀某小區物業,隨著小區設備設施年久老化,給小區業主的生活帶來不便,同時也給物業公司的管理增加了難度。物業公司與業主的矛盾不斷增加,小區有大量業主拖欠物業費,物業公司對于拖欠物業費的業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物業經理慕名來到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向元甲物業團隊的律師進行了咨詢。
物業經理在與元甲律師咨詢時提出小區有特殊的一位業主,業主家因突下暴雨下水管阻塞導致家中被泡,現在不僅不交物業費,同時,要求物業公司對于家中的損失進行賠償。
某年夏天,北京突降暴雨,各大媒體爭先報道哪個城區積水嚴重、哪條道路目前無法通行等等。這時小區物業公司防汛工作也拉響了突發事件的應急工作,小區業主房屋漏水、地下車庫進水、地面積水等維修電話不斷,所有工作人員停止休假全員上崗。來律所咨詢的經理說當天有一家業主住頂層,因突降暴雨頂層下水管道有阻塞下水不暢導致業主家中漏水,屋頂起皮、家具被泡。物業認為這是不可抗力的突發事件,物業公司接到報修后也進行了維修和協助業主把損失降低,不應該賠償,雙方一直未達成一致意見。物業公司是否要承擔責任,元甲律師也給出了專業建議。
元甲物業團隊專業解析:
首先,物業公司日常應該對小區的公共設備設施進行維修維護,定期進行巡視檢查并做好工作記錄。
其次,物業公司是專業的物業服務企業,雖然無法預測和消除自然災害,但如果相關部門已經提前發出預警,物業公司應該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如對于阻塞點進行排查、向小區業主進行提示、做好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
再次,業主家中發生漏水后應及時派人進行檢修、查找原因、降低損失,盡職盡責履行物業的管理職責。
如果物業公司未能履行相應的監督管理職責,對其不作為而擴大的損失,物業服務公司應該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綜上,物業管理人在突發自然災害中的職責,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主要依據業主與物業管理人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來判定物業管理人是否盡到應盡職責。
一般而言,業主與物業管理人都會在《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物業管理人負有對小區內的公用設施設備進行維修、養護的義務。若由于物業公司未盡上述義務,例如未能對共用排水設施、設備定期進行清理、疏通,則需要對管道堵塞導致的積水倒灌,則應當為業主的損失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在強降雨、強臺風等異常天氣情況下,若物業公司既無法預見超強臺風等極端天氣可能導致的降雨強度,也無法阻止內澇積水涌入小區的情況下,那么地下空間被淹則可以認定為不可抗力導致。若物業公司盡到了警示通知義務、采取了積極的減災措施,物業公司可以免責。
案例來源: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以上為元甲律所辦理過的真實案例,為確保個人和商業隱私,文中所有人的名字均使用化名。